
桂东县融媒体中心4月13日讯(记者 邓敏)4月13日上午,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。县委书记伍志平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会议听取了2022年度农村工作报告,宣读了2022年度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、优秀村务员和种粮(冷水米)大户表扬激励的通报,并为2022年全县种粮(冷水米)大户、优秀村务员代表颁奖;各乡镇(场)党委书记递交了粮食安全、耕地保护、规范村民建房责任状,并围绕“三条底线”“乡村振兴”“风貌提质”等工作进行了发言。
听取发言后,伍志平表示,2022年,全县各级各部门扎实推进有效衔接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,稳住了农业基本盘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稳定。
就下一步农村工作,伍志平要求,要认真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,融会贯通、灵活运用其中的世界观、方法论,来解决我县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,忠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;要进一步守住“三条底线”,抓牢粮食安全,坚决制止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加大抛荒治理力度,坚决完成耕地属性恢复目标任务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“米袋子”“油瓶子”,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要突出优势发展好农业产业。要强化产业定位,发挥生态和气候优势,全力打造原生态、纯有机、无添加、无污染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链条、供应基地;要围绕主导产业、优势产业,扩规模、成集群,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效益;要积极推行和构建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强化企业与农户间的信任,构筑合作共赢农企关系;要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,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,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;要注重品牌打造和提升,充分利用“绿”基因、“凉”资源、“氧”天赋,强化对冷水米等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宣传,通过基地提质、加工提效、品牌提升,把“好资源”转化为“好品质”,把“好品质”转化为“好品牌”;要重视农业产业链,强化竞争力,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。
要全面推进城乡风貌整治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要深刻领会城乡风貌整治中“拆”是基点、“建”是重点、“改”是难点、“序”是焦点、“美”是要点、“亮”是亮点的重大意义,聚焦重点环节,全力将城乡风貌整治到位,积极创新探索乡村治理方式方法,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,进一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,营造“村民和睦、村里和谐”的良好氛围。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,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,推进移风易俗、摒弃陈规陋习,塑造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进一步把正能量“正”起来;要全面构建“有事多商量、有事好商量、有事商量好”机制,落实“五有”群众工作举措,促进邻里关系和睦、问题化解和谐、群众交流和气、家庭生活和美;要引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,构建好“德治+法治+自治”治理模式,确保乡村治理有效、和谐有序。
要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要做到心中有数、心中有底,确保排查不漏一户一人;对有困难的群众要做到应纳尽纳、应帮尽帮;要精准帮扶,把稳定增收作为帮扶重点,制定增收帮扶计划,把“输血式”帮扶转变为“造血式”帮扶;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,健全“月比对、月会商、月交办”机制,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,实现动态清零。
要加强领导、落实责任,形成“三农”工作合力,提升发展水平。要加强统筹协调,系统推进农业产业工作;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在调查中学习,提升“三农”工作水平;要重视“三农”人才,强化人才保障,全面落实乡村人才引进培育政策,制定出台在外本土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奖励措施,探索鼓励支持乡贤回故乡建家乡的政策措施,建立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人才档案库,立足农业现代化、产业化、生态化等发展趋势,突出抓好技术培训,提升乡村人才供给质量,大力充实乡村科技人才队伍,全面推动“三农”工作提速提质提效,为加快推进“四城”建设,推动桂东绿色崛起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县领导潘麒任、续立智、郭国军、谷新波、陈志东参加会议。
(一审:李明 二审:黄岸明 三审:扶后权)
责编:邓艳芳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沙田镇贝溪村促学协会举行第十届奖教奖学颁奖活动
县领导调度桂新高速桂东段建设工作
寨前槐村:“三位一体”饮水工程 让村民喝上“放心水”
桥头尚义:爱心助学暖人心 兴学赋能促振兴
韩光带队赴我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联合执法行动
伍志平赴桂东县调研基层社会治理暨乡村振兴工作
清泉镇夏丹社区为127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
普乐镇杨岭村举办2025年度奖学助学活动
下载APP
分享到